穿过记忆的迷雾

最近得益于搬家后上下班只能站地铁,不像从前在公交车上可以悠哉游哉坐着睡觉,阅读的时间一下子增加了许多,于是终于看完了石黑一雄的《莫失莫忘》(Never Let Me Go)。其实这本书在我Kindle里躺了很久了,在21年时看完《克拉拉与太阳》之后就想接着看《莫失莫忘》,但后来可能是移情别恋,去看别的去了,所以才拖到这周看完。

其实,在读过《长日将尽》后,再读《被掩埋的巨人》、《克拉拉与太阳》,我已经意识到:我开始对这种叙事方式轻车熟路,石黑一雄的写法已经很难再给我惊喜了。所以我在翻开《莫失莫忘》之时,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。但书中仍有两处地方在一瞬间就击中了我。

其一是“我”在宿舍沉浸地听着磁带里的“Never Let Me Go”,随着旋律摇摆的场景。读到这时大概是凌晨一点左右,被纯洁的灵魂深深触动,我开始找这首歌听。遗憾的是这并不是一首真实存在的歌,只能找到日剧《别让我走》的插曲。大约循环了半个小时,当时还没觉得这首歌有什么记忆点,但第二天上午脑海里全是这首歌的旋律“Baby, baby, never let me go~, never let me go~”。若说有何遗憾,就是这首歌听起来太日本了,不像是“我”感受到的那种美国的旋律。

其二是汤米猜出“我”快速翻阅旧色情杂志的原因。那一段情节是我第一次了解到:“我”是如何看待自己。这时书中的主人公已经长大了些,命运的真相已经不是不可知的话题,他们终于对自己从何而来感到好奇——是坐在办公室里的白领精英,还是社会的底层“渣滓”。但现实更残酷的是,这是牵扯他们情绪的“从何而来”根本无关紧要,来自社会精英就会可能成为社会精英吗?不可能,他们最终都将走向同一个命运的结局。

上译把中文版的书名翻译成了《莫失莫忘》,但其实英文名是 Never Let Me Go,直译过来应为《别让我走》。我不清楚译者如何做的权衡,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不合适的翻译。《莫失莫忘》和书的整体情感基调更吻合,主人公们虽然接受了教育,他们有灵魂、有记忆、有爱情,但从未反抗过命运,甚至从未对既定的残酷命运提出质疑,而是坦然地接受了一切,走向终结。他们接受了与朋友的分离,唯一视若珍宝的只有过去的“小物件”和共同的记忆(还记得“我”在露丝忘记共同的回忆时感到生气吗?)。相比之下《别让我走》中文语义上感情更强一些。

石黑一雄是运用记忆写作的大师,我看的这四部全都和记忆有关,只不过《被掩埋的巨人》意象更强些——人们的记忆都被迷雾掩盖。我原先对迷雾与记忆的意象并没有太多感触。直到有一天梦里,我发现自己身处山间,云雾缠绕在不远处的山脊,我翻越而上,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已经身处雾中,四周白茫茫的一片让我失去了方向,湿冷的雾气使我浑身冰凉,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袭来,我感到害怕:下一步迈向何处,是继续向前还是等待迷雾散去?似乎在一瞬间,我感受到了迷雾和记忆的意象是多么贴切,穿过迷雾的不安全感和探寻记忆是如此相似:寻找失去的记忆仿佛自己身处迷雾之中,如何面对不了解的自己的一部分?而回忆过去,难以避免的自我欺骗如同给自己施加的迷雾,如何直面真实的、不加修饰的自己?

后来,我脑海里有时会有个场景:石黑一雄身处英国乡村的原野之上,置身于清晨的雾气之中——会不会温带海洋性气候带来的雾气使得该地区的作家更喜欢用“雾”这一意象呢?我没有任何证据,甚至地理知识都快忘光了,只是乱作猜想罢了。


虽说短时间应该不会看石黑一雄的作品了,但是忍不住想:他的作品的中文译名起得真不错:《长日将尽》、《莫失莫忘》、《远山淡影》······真让人有想看的欲望。

作者: 公子小白

SOS团团员,非外星人、未来人、超能力者。。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